大家好,无极拳的基本拳理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无极拳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无极拳的基本拳理和无极拳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无极拳的基本传承情况无极拳的基本拳理无极拳的基本传承情况无极拳又名无极功,据说起源于江南乐符一个叫刘仙岛的人,其技术体系包括无极十二形、乌金刀。清嘉庆年间,刘仙岛将无极拳传于河南苔头人蔡锦(金)堂。
蔡锦堂为嘉庆年间的举人,家境殷实,嗜武如命,一生习武不缀。枪乃兵中之王,为完善无极拳艺,弥补无极拳无枪的历史,蔡锦堂专门到天津静海县,在姜维后代姜显博的徒弟高祖坡(字三丰)家做私塾先生,两人换艺,蔡锦堂又学得了“子龙大枪”。
为使无极拳艺得以流传,蔡锦堂在河南教下王国珍后,便开始访徒授艺。自山东行至天津河东汪道庄时,他发现了一个习武的材料——王玉珍,便将无极拳艺毫无保留的全部传给了他。
王玉珍时期,无极拳已得到社会的认可,其传人主要有徐永庆(1873-1946)和赵永胜等人。另外,据说曹琨年轻的时候亦跟随王玉珍学习过无极拳。
高铠庭1913年出生在天津市河北区东窑洼,8岁时开始在河东区韦陀庙(武圣庙)跟随徐永庆学习武术,后来为了让高铠庭学到纯正的无极功夫,徐永庆还把高铠庭送到自己的师傅王玉珍门下深造,就这样高铠庭的武术技艺突飞猛进。
1931年农历六月二十四,19岁的高铠庭在师傅徐永庆的鼓励下,高铠庭在天津市天后宫(原名娘娘宫)成立“天津特别市无极国术研究社”(天津市私立国术研究社),面向社会招收学员,公开传授无极拳。
新中国成立后,高铠庭依然热心武术事业。2007年1月6日,天津市无极武术研究会成立,高铠庭的儿子高铁静任会长,徒弟高金华任秘书长,目前两人通力合作积极活跃在无极拳推广的第一线。
无极拳的基本拳理(1)无极拳总纲
“无极本无拳,形迹是根源。练轻如鸿毛,练重如泰山”,这四句话对无极拳的锻炼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可看做是无极拳的练功总纲。
(2)对身法重要性的认识
“高纵低伏身法捷,变化万端重重叠。亦长深邃学理妙,蜿蜒蛇形奇正斜。”无极拳高度重视身法的作用,认为习武者无不以身法为第一要旨。
所谓身法无外乎周身的协调、配合,最讲究一个“合”字。这里的“合”即要求外在形体的配合,亦要求外形与内心、意念的配合。
(3)对腰重要性的认识
“练拳不练腰,到老艺不高。识透腰中趣,方见法中妙”。无极拳重视身法,而身法又与腰高度相关。为此,无极拳亦特别重视中枢腰的作用,认为:
“无极身法变无穷,拧腰变步方能成。周身力量随腰动,得来全靠平日功。”
其基本练习方法为:
“无极腰法走螺旋,全身之力腰中传,千般变化归一理,承上启下里外旋。
下行里旋龙绞尾,上行外翻蛇钻天,力练巧练千万遍,心领神会悟真源。”
(4)身心五比
心为元帅,眼为先锋,耳为参谋,手足为兵将,脑为中央。
(5)无极拳六讲
手讲螳螂手,式讲罗汉式,腿讲买根腿,力讲三节力,劲讲贯通劲,气讲贯通气。
(6)交手六要
手要快,眼要尖,心要合,步要疾,身要紧,神要贯。
(7)九刚十二柔
无极拳认为用力应刚柔兼备,过刚则猛,过柔则绵。经过长期的摸索,无极拳将其总结为“九刚十二柔”。
“九刚”为:顶、抗、填、撞、抖、靠、弹、碰、踹。
“十二柔”为:粘、联、绵、随、缠、托、捧、缩、滚、拦、推、捋。
武术史家唐豪先生在其《神州武艺》中对无极拳有所提及,他在说到抱道氏为廖子玉的著作《无极拳通论》、《无极拳谱图说》作序云“此艺系北平李先生所传,为张三丰最后之组织,与太极、八卦合为一部大道者也”后说:“太极、八卦两家拳法,前清季年,盛行于旧都,此公眼红耳热,名其混合两家之手法曰无极,盖欲使人信其胜于太极、八卦,诱人从游,此以饱私囊也。序所谓与太极、八卦合为一部大道者,其即山人一部生财之大道乎!”唐豪先生说这话似有所指,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天津无极拳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增补、完善,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拳理明晰”、“源流有序”的拳种,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无极拳的基本拳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无极拳、无极拳的基本拳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