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除刘伯温、诸葛亮和袁天罡以外,历史上还有哪些神算子中国古代有哪些神人通晓天机***诸葛亮在其中能排第几古代有哪些职业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之中最精彩纷呈的当推春秋战国时代。在春秋战国连绵几百年的战火里,中国的政治体制、道德体制以及文化体制都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诸国之间征战不休,诸子百家之间百家争鸣,使得整个中国大地都呈现出了一种异常活跃的状态。
都知道,中国存在六大神人:刘伯温、袁天罡、诸葛亮、张良、鬼谷子、姜子牙,他们料事如神,洞察天机。春秋战国时期如此精彩纷呈,自然也少不了神人的参与。这位神人,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传说:鬼谷子,被后世成为"谋圣"。他一生未出鬼谷,没有为天下出一谋一计,其弟子却搅动天下局势,影响列国兴亡,这才是不谋之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他最出名的预言,就是有关他两位徒弟的未来。
我们都知道,鬼谷子有两位徒弟,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孙膑和名声不怎么好的庞涓。但最初,这两位徒弟之间还是很和谐的,两人在鬼谷子门下求学,衣食起居皆在一处,同窗之情日渐深厚。
后来,有一天,庞涓下山打水,便听到了魏国重金求贤的消息,这一下子他的心思就活动了起来。要知道,当时的他已经在鬼谷子门下刻苦学习了三年有余,对于兵法颇有造诣,自然想要离开鬼谷去外面看看更大的世界,最好能够利用自己的才华功成名就。
所以,庞涓立刻就回到了山中,想要跟自己的师傅鬼谷子辞行。不过,他毕竟在鬼谷子这里学了三年,便有点担心鬼谷子不让他走,于是,在见到鬼谷子之后,他吞吞吐吐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而鬼谷子早就对他的盘算一清二楚,于是,便笑着对他说:"适合你入世的时机已经到来,为什么还要作迟疑之态,赶快下山去求取富贵去吧。"
庞涓一听,顿时心花怒放:"弟子也正有此意,只是不知道自己下山之后,能不能获得成功呢?"鬼谷子想了想,说道:"那你就去山中摘一枝花给我吧,我来为你占卜一下。"
于是,庞涓告退,前往山中摘花。可是,现在已是六月,花期都已经过了,去哪里找开得正好的花呢?
庞涓找了大半天,才找到了一支草花。无奈之下,庞涓只好将这草花连根拔起,带回去见鬼谷子。只是走到了半路,还是觉得这草花太过卑贱,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带回去也没什么用,于是,便把草花扔到了地上。可是,左找右找,这里竟找不到其它花,庞涓只好再次把草花捡起来放入了自己的袖中。
庞涓回去见到鬼谷子,说:"山里没有花。"鬼谷子就问他:"那你袖中的是什么?"庞涓只好郁闷的将草花拿了出来,并说:"这是草花,十分卑贱。""同样都是花,你怎么能轻言贵贱呢?"鬼谷子对庞涓说的话颇不赞同。他将花接了过来,仔细端详,发现草花离土时间太久又晒了太阳,已经面临枯萎。
之后,鬼谷子抬头对庞涓说:"这花名为马兜铃,开放之时便是十二朵花齐放,而这正是你发迹的年数。此花从鬼谷之中采得,曝于太阳之下而枯萎,你将要显赫的地方的确是魏国,但你欺骗别人,以后必将被他人所欺骗。所以,为师对你只有一个忠告,千万不要欺骗他人,否则你的下场将不堪设想。"
最后,鬼谷子还说道:"为师赐你八字,切记,'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随即,庞涓说道:"先生教导,弟子铭记于心,片刻不敢忘。"
正好,这个时候鬼谷子的另一位徒弟孙膑也在旁边,庞涓便眼含热泪对着孙膑说道:"我与孙兄几载同窗,情同手足,此次下山之后,只要我庞涓有发迹的一日,就一定不会忘了推举师兄,共创大业。"
"此话当真?"孙膑一时喜形于色。
"我若是失信于你,他日必当死于乱箭之下!"
就这样,庞涓下山了。话说,庞涓自从离开鬼谷子以后,一路来到了魏国。他先到了相国王错家与王错大谈兵法。王错很感兴趣,就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庞涓入朝的时候,正赶上魏王用膳,庖人送上来一头蒸羊。庞涓一喜,因为先生说过:"遇羊而荣"。
而孙膑则继续跟着自己的老师学习。不过,在孙膑的心里,却时刻惦记着庞涓,期待着庞涓的来信。可是,庞涓这一走却杳无音讯,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一展胸中抱负。
一年之后,鬼谷子的好友墨羽之后墨翟前来拜访,并对孙膑的才华十分欣赏。于是,自动请缨前往魏国为孙膑打探消息。这之后又过了半个月,孙膑终于接到了庞涓的来信。信中言:"我现在得到了魏王的重用,也向魏王推荐了师兄你。希望师兄尽快前来魏国,与我共同辅佐魏王,共建大业。"
孙膑见信十分高兴,将之递给了自己的先生看。鬼谷子一看庞涓得到了重用,却在信中丝毫没有提起自己这个老师,觉得庞涓此人颇为刻薄忘本,不是可以深交之人,且庞涓嫉妒心颇重,所以,孙膑此去必然没有什么好下场,便想要劝阻孙膑。
说到人的大脑,有些人资质平平,但有些人脑子仿佛装了整个世界,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中国所出现的七个神人,他们可不一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天机,世事都宛若瞒不过他们的双眼。
要说神人,肯定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那个三国时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可是在这七大神人之中,诸葛亮却连前三都进不了。诸葛亮这么厉害的人都进不了前三?可见这些神人,是究竟有多厉害了吧。
他们分别是:西周的姜太公、战国的鬼谷子、汉朝的张良、三国的诸葛亮、隋朝的李淳风和袁天罡、元末明初的刘伯温。
第一是毫无悬念的,西周的姜太公姜子牙,大家从小都听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俗语吧,这句话的来源便是姜子牙曾经垂钓渭水之滨遇见求贤若渴的姬昌的故事。姜子牙,也叫姜尚,年轻的姜子牙当过卖肉的屠夫,开过卖酒的酒店,但是无论是干什么,姜子牙心中一直有个远大的志向,所以一直很勤奋刻苦的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姜子牙的远大志向之道晚年才得以实现,遇见了姬昌后的他从此开始了与姬昌共同的兴周灭商之路。他所写的《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军事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姜子牙治国,确立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针,在齐国数百年的发展史上,代代相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姜太公去世三千多年,但人们对他依然十分崇敬,崇敬他的思想头脑和品格。
战国的鬼谷子,姓王名诩,因为隐居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他是著名的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家称他为兵圣,纵横家称他为鼻祖。史书说鬼谷子是长短纵横的谋略家;传奇中说他是神通广大的智者;宗教故事中说他是未卜先知的神仙;民间流传中说他是预测吉凶的命相家。就是这么个鬼谷子,主要著作有《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及《关令尹喜内传》,通天彻地,神学、兵学、游学、出世学都掌握得无人能及,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就像一个神一般的存在。
汉朝的张良,汉初三杰之一,足智多谋,精通黄老之道,协助刘邦夺得天下,封为留候却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史记中曾有《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也对张良赞赏有佳,曾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后人也因为张良出众的谋略,将他尊称为“谋圣”。
三国的诸葛亮,这个大家在小学课本上肯定都有学习过他的草船借箭,一个拿着羽扇足智多谋的形象从小就印在大家脑海之中。诸葛孔明,也叫卧龙先生,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自己的主人忠心耿耿。作为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同时,诸葛亮也是一个大发明家,发明出孔明灯,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等。并且诸葛亮写的签诗巧妙地组成字盘供人卜算,不论是个人荣辱或是战役胜败,甚至是国家的兴盛与衰弱都能灵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治国安邦军事打仗无一不在行。
李淳风,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说。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编著过多本奇书,《乙巳占》便是李淳风的一部重要的星占学著作,《六壬时课》、《宅经》、《六壬阴阳经》等书无一不被世人感到惊叹。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并且还是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所以也拥有“古今知天文历数者,应首推李淳风”这种超高的人物评价。
袁天罡是唐代最著名的相师,中国的相术大师,也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星相学家和预测学家。善于风鉴,单单是凭借风声风向,便可以断定吉凶。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相传当初的中华预言第一奇书《推背图》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而下令让袁天罡和李淳风编写的,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到未来世界大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袁天罡能称骨算命,预测一个人的一生,福祸雍容,并且一旦预测出,都十分准确,算命的准确率之高,让袁天罡被看做神一般的人物,民间的人们都认为袁天罡是天罡星中智慧之星下凡。
刘伯温,也叫刘基,是明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明朝的开国元勋,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智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与诸葛亮齐名,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刘伯温在民间的形象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觉者、料事如神的预言家,那这位大神是多么的神奇呢?一句话就能体现。那就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1、师爷
师爷,古代将帅出征,治无常处,以幕为府,故称幕府,其佐治人员则统称幕僚。以后相沿成习,幕府成为各级军政官署之代称,应聘帮助军政大员办理各类事务之文人学士,也就获得幕僚、幕宾、幕友等称谓。
2、衙役
衙役的地位低于吏员。吏员尽管没有品级,但好赖还是官方人员,而衙役根本没有官方身份,只属于为衙门服役性质。这些人负责衙门的站堂、缉捕、拘提、催差、征粮、解押等事务。
3、私塾先生
古代中国,儿童启蒙阶段的教育多由遍及民间的私塾来承担。私塾的教师即塾师,俗称私塾先生或先生。担任私塾先生的主要是科举落第的秀才,其次是未中秀才的童生(儒童),此外,还有少量其他情况。
4、道士
道士是中国道教的神职人员。《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其中男性的道士称为“乾道”,也称羽士、真人、神仙、道人、羽流、羽衣、紫阳、方士、黄冠、先生、希夷等,尊称为道长。女性曰“坤道”,别称女冠。
5、和尚
和尚,古代西域语言的音译,源头是梵语,本义为“师长”,是对“有一定修为的僧人”之尊称,但从古至今在中国以及日本等地,是对男性僧人约定俗成的泛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衙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