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12属相 > 文章页面

张之洞旧宅的相关介绍(张之洞故居)

古玉界 河北沧州博物馆玉器欣赏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张之洞旧宅的相关介绍,以及宅院八字门好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张之洞旧宅的相关介绍张之洞旧宅的相关介绍

1909年6月后,张之洞患病,服药无效,病势日重。10月4日,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摄政王载沣来此看望这位老臣。已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张之洞怀着一片忠心,劝载沣正视清朝危局,革除积弊以求振作。然而,在这位已处于弥留之际的老臣面前,载沣只是说了几句象征性的安慰话,张之洞悲凉地叹息:“国运尽矣!”白米斜街11号院落里的这一声悲叹,大概是张之洞对其效忠了半世的朝廷的最后感怀。

加油,乘风破浪的武汉 原来 加油 一词由来竟和武汉有关

果如张之洞所料,他死后仅两年,大清就走到了尽头。而这座院落也在张之洞病逝后经历了历史性的变化。上个世纪30年代,张家后人将此宅卖给了哲学大师冯友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则一直作为机关宿舍使用,于是张宅原貌便在轰轰烈烈的人民运动中不复存在,花园、游廊无一不被民宅取代。但正因为是机关宿舍,所以尽管沦落成了大杂院,命运还是比较好的,这里的居住密度不算太大,而且房屋整齐、道路干净,因此并不觉得逼仄。

现在一层已被堵死,二层才是起居室,红色柱子和屋里雕花的红木门都是张之洞留下的。卧室里还有一扇门,推开来,里面是一个狭长的储藏室,原是走廊,还能看到嵌在墙壁中的红色柱子,踮起脚透过高高的窗户能看到什刹海。绣楼被一道水泥墙横断开,以此保有住户间的私密性。隔壁的两个院子也属张之洞故居范围,只是情况差许多,早已从左右两边残破的屋檐上明显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张之洞旧居,位于西城区白米斜街路北。后临什刹海之前海,临海平列3幢小楼,中楼前花厅2间,四面带廊,中楼7间,是一座高台建筑,台为城砖所砌。东楼面阔5间,2层。西楼面阔6间,2层。因张之洞官位直居军机大臣,其住宅是典型的深宅大院,现在门口的照壁、上下马石、八字门墙,仍依稀可见当年威仪。其故居现为国务院管理处宿舍。7号院绣楼上的窗积满了灰尘和油腻,透过缺了玻璃的窗棂,能看见后面的什刹海。既是“斜街”,道路自然蜿蜒。因为并未被列入任何文物保护单位之列,因此11号不拥有任何可以表明身份的标识,张之洞旧宅和其他院落一样,门前堆着一堆垃圾,包裹着垃圾的各色塑料袋堆成小丘。只有有备而来的人才认得出它。但还是能看出这座院落的与众不同,正对着大门的是一扇照壁(门外影壁,也叫照壁),一般而言,规模较大的四合院才会在门前有照壁。经照壁这么一隔,似乎道路的这一段也归入了院落的范围,颇有气势。

从规格上来看,它仍是屋宇式大门(有门屋,门占房屋一间)。因此,不管是从主人的身份上还是宅门的形式上来说,它都算得上是深宅大院。张之洞在此故去,冯友兰也曾入住。院落里正对着大门的影壁已被后来搭建起来的房子遮住了,但依稀仍能看出痕迹。当年,一代名臣张之洞就从此出入自家宅院。转过11号院里正对着大门的影壁,月亮门边的墙壁上还遗留着“文革”时期的标语。老房子里的生活平静如水,住户们每天上下的楼梯早已被踩踏得失去了棱角。11号院里一间后来搭建的小屋,上方是半截遗存下来的影壁。 7号院门前也有一堆小山似的垃圾,和11号院不同,这个门是墙垣式的(无门屋,在墙上开门),照理应是故居侧门。7号院远不如11号院整齐有序,房屋密度高出其一倍不止,面积和过道的宽度则不到其一半。是一座有着同样格局的绣楼。比起11号院里的绣楼,这一座简直像废弃了的破屋。看上去并没有多少人住在这里,玻璃上积了厚厚的油渍和灰尘,还破了好几块。透过那扇没有玻璃的窗棂,什刹海变得更清晰,连喧闹声都能听得到。从7号院的后门出来再向西,再进一个门,就看到11号院里那座绣楼西边的另一座绣楼了。穿过7号院,从白米斜街走到前海南沿,这破旧的绣楼背后竟是一个装饰雅致的咖啡厅。红灯笼挂在门口,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屋里的中式沙发垫。多少有点“洁癖”的小资情调背靠着的竟是历史的尘埃和残破,还有烟尘和油腻。沿前海南沿一直西行,行至路口也没再发现任何一扇开着的门。开着的门就进(也只有两扇),有些迷宫的味道。

绣楼的结构是下面一层为五个门洞,各个门洞是相通的;上面是七间房,中间五间和下面的五个门洞是相对的,两边的两间房门下面是承重墙。后来下面一层都被堵死了,中间一个门也被锁上了。西边也属于张之洞旧居的一部分,归房管所。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兴义发现的这对 姚华刻铜 镇纸 竟然和张之洞等3人有关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