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长城砖的资料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长城砖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万里长城用什么砖头做的长城砖的资料万里长城用什么砖头做的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
青砖是粘土烧制的,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粘性而得名。将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放在砖窑中煅烧(900℃-1100℃,并且要持续8-15天)便制成砖。
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Fe3O4)则呈青色,即青砖。
青砖和红砖的硬度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烧制完后冷却方法不同,而红砖是自然冷却,简单一些,所以生产红砖多,青砖是水冷却(其实是一种缺氧冷却),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所以生产的比较少。虽然强度、硬度差不多,但青砖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
长城砖的资料长城砖
砖是明代修建长城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长城砖均为青灰色,沙泥质。由于各窑口土质不同,个别砖含杂质量较大。长城砖按其形制和用途可分为长砖、方砖、垛口砖、望孔砖、射孔砖、旗杆砖以及城墙上截断流水使其排出墙体的流水砖槽,而在长砖和方砖中又有带文字砖和无文字砖两类。下面一一介绍。
长砖:这类砖是城墙及其附属建筑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泥质,青灰色,质地坚硬,个别砖内含大粒粗砂。正面较光滑,反面粗糙。尺寸绝大多数为长37厘米、宽15厘米、厚9厘米。在迁西县大岭寨砖窑内发现的烧好未用的长砖,尺寸为长41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在迁安县白羊峪附近的一座谎城,其城门砖也属长砖,尺寸为长47厘米、宽21厘米,厚12厘米。
方砖:泥质,青灰色,质地坚硬,正面较光滑,反面粗糙,长宽37厘米,厚9厘米。方砖大多用于城墙顶部的水漫铺地,有些敌台内部基座表面也用方砖铺地,如迁安县徐流口1号敌台内就是方砖。
垛口砖:可分为垛砖及垛顶砖两种。垒砌垛部的砖一般为一侧呈三角形,一侧为长方形,三角形的一侧位于垛口处,使垛口形成抹角以扩大视野,而不是方形的垛口,这类砖宽度为墙宽,约49厘米。因为垒筑的需要,墙体必须压缝,所以又烧制出将垛砖纵向一分为二的青砖,宽度为整块垛砖的一半。垛顶砖两侧呈坡形,中部成脊,表面光滑,底面粗糙,横断面呈三角形。但也有的垛顶砖其两侧三角形状并不相同,一端角度较大,一端则呈锐角。尺寸为边长21厘米,脊长37厘米,角度较大的三角面三边尺寸为25厘米、36厘米、16厘米,锐角三角面两边尺寸为28厘米、27厘米。
望孔砖:方形,中部有一近圆形的穿孔,表面光滑并饰凸形卷草纹,背面无纹饰且粗糙,泥质,青灰色,质地坚硬。长宽20厘米,厚9厘米,中孔直径15厘米。
射孔砖:预制,大体为方形,但在中部至底部为一穿孔,孔的上半部拱形,下半部长方形。泥质,青灰色。有些射孔砖在表面模印凸形卷草花纹。长宽25厘米,厚9厘米。孔高16厘米,宽9厘米。但个别地段城墙很多射孔是垒筑城墙时预留下的方形孔,只在射孔上面的长砖上磨制出花纹,形成颇具特色的砖形。这类射孔砖基本为长方形,与普通长砖尺寸基本相同。
旗杆砖:同旗杆石一样置于垛口处,起垛口基石的作用,形状也大体相同。在唐山境内长城调查中,仅在迁安县小官北段的长城城墙上发现过旗杆砖,而且所有的旗杆砖均在内侧城墙上,是与长城砖同样烧制的。总体为长方形,砖正面两侧呈坡形,中间成一脊,两侧凹进成三角形垒砌在墙体上。总长80厘米,宽44厘米,中孔直径5厘米,深2.5厘米。
流水槽用砖:包砖城墙大约隔23米设置一处排水孔,使城墙表面的水能排出墙体,这就需要在城墙水漫上垒砌一排高于水漫的挡水设施,使水在此处顺沟槽流向排水孔,排水孔处设吐水石槽。这挡水设施就是用长方形青砖横向侧砌于水漫之上,凸出表面的部分将方棱磨制成圆形。
单字砖:这在文字砖里占大多数。在砖的平面印有“左”、“中”或“右”一个字,均为阳文,楷书,大多字外无边框,字体印于砖平面中间。但在遵化境内城墙上发现带有边框的“中”字砖,且字体较大,同为阳文楷书,印在砖的平面但稍靠一侧。
两字砖:目前发现的有“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五种。在迁西县大岭寨砖窑出土了一批烧制完成却未使用的“左三”长城砖。左三砖主要有四种类型:一,阴刻“左三”两字,楷书,字体小,字外有边框,印在砖的侧面;二,阴刻“左三”两字,楷书,字体较大,字外无边框,印在砖的平面;三,阳文“左三”两字,楷书,字体较大,无边框,印在砖的平面;四,在砖的侧面及平面均有“左三”两字。同在大岭寨村还发现“左一”、“左二”、“右一”及“右二”几类长城砖,现砌筑在村民房屋上。均为阴刻楷书,字体小且字外带有边框,与“左三”砖风格完全一致。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